近年来,国家持续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,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,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成效明显,但有些领域的形式主义依然花样较多。如一些村委会的办事大厅和各个办公室墙上,挂满了大大小小、各种颜色、各种名目的牌子。有的村干部就说,光制作牌子,村里就花了上千块钱。
事实上,一些牌子形式大于内容,很多牌子不一定有啥作用,但是必须得有,因为要检查。而为了迎合检查,部分牌子在特殊时期也不得不摘下来,检查过后再挂上。同样,一些形式主义也在增加基层的负担。例如,上级部门要求每个村在村口设置交通劝导员岗位,但虎扑足球_虎扑体育-社区*论坛:时候,岗位设置了却无人在岗;镇里给各村聘请法律顾问,每年需缴纳4000元钱,但法律顾问是谁也不知道……如此等等,不仅让基层疲于应付,更加重了基层负担,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。
很大程度而言,基层形式主义病根不在“下”而在“上”。诚如有的基层干部所言,一些看似对基层的规范、指导和帮助,实际上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在作祟。让基层干部踏踏实实干事很重要,就不应该让他们被繁重的形式主义任务所牵绊。于“上”而言,须坚决防止和杜绝“拍脑袋决策”。
建立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则是治本之策。一方面,立足实际优化完善决策部署落实机制,坚决整治执行简单化、“一刀切”、层层加码等问题;另一方面,也应优化考核考评机制,考核应突出察民情、看实绩、比实效,将群众评价、业内评价、上级部门评价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,才能把基层干部从“材料台账”和“迎检报告”的疲惫中解放出来。
力戒形式主义须久久为功,而这也正需要上下同心合力,把功夫下在日常,把工作干好、服务做优。尤其是,各部门应进一步梳理没有法律法规或政策依据、没有经费保障、没有实际效用、群众不认可的牌子和证明事项,以此为突破口为基层纾压减负。同时,也应畅通监督举报机制,让形式主义彻底实现“见光死”。